最好的配资网站 出身贵胄的保姆李佩:为田家英服务16载,临终前枕下压100元防老_董边_德利_家人

发布日期:2025-07-17 21:42    点击次数:146

最好的配资网站 出身贵胄的保姆李佩:为田家英服务16载,临终前枕下压100元防老_董边_德利_家人

1950年,李佩,这位出生于满清贵族的女子,踏入了田家英的家门,成为了一个保姆。她的生活从此与田家紧密相连最好的配资网站,十六年的时光,直到田家英因病去世,李佩才无奈离开。在那个动荡的年代,她始终坚守着这个家庭,用她的关爱为田家的人撑起了温暖的港湾。这段故事,充满了感人至深的情感,成了那个时代的传奇。

1948年,田家英应毛泽东的召唤,来到中南海,担任秘书职务,而他的妻子董边也忙碌于全国妇联工作,并主编《中国妇女》杂志。1950年,田家英夫妇迎来了他们的女儿——小英。由于两人工作繁忙,组织上安排了李佩来照顾家庭,照料家务和小孩。

小英刚出生十天,李佩由于慢性气管炎常常忍不住咳嗽。每当她发作时,她总是急忙低下头,担心自己的咳嗽会打扰到襁褓中的小婴儿。然而,董边并没有责怪她,反而温柔地对她说:“我小时候也得过气喘,别担心。”这些话温暖了李佩的心,仿佛给她带来了家的感觉。

李佩的经历充满了传奇色彩:她曾嫁入清代王爷的家族,丈夫是黄埔军校二期的学员,可惜因染上鸦片死于街头。32岁,她开始守寡,带着年幼的女儿在封建家族的压迫下度日。随着北平的解放,她毅然离开了那个曾压迫她的深宅大院。

她从未向田家人透露自己的过去,但她的出身显然赋予了她与众不同的教养和气质。李佩不仅工作能力极强,还能把整个家务打理得井井有条。每当中南海进行“爱国卫生运动”检查时,工作人员总是对田家“免检”,夸赞田家是最干净的,连床底下都一尘不染。

展开剩余80%

李佩的手艺也广受好评,她为田家人亲手缝制衣物,做工精致,常常引来周围人们的赞叹。田家英作为四川人,食量大,喜欢美食。自从李佩开始做饭后,田家夫妇和孩子们几乎不再去外面吃饭。李佩不断创新菜式,做的饭菜让家人们吃得既满足又开心。

田家人聚餐时,李佩和董边总是优先坐在那唯一的沙发上,而田家英和孩子们则坐在小木凳上。田家英常常在谈到开心的事时仰头大笑,背上沾上了一身白灰。李佩会一边走过去为他拍打衣服,一边笑着抱怨:“你这大爵位,不洗洗,看着真邋遢。”大家都笑得前仰后合。

“我没请过一天假去照顾孩子。”董边常对外人说道,李佩不仅是家中的保姆,更是她们亲密的朋友。董边常教孩子们说:“小事找阿姨,大事找爸爸。”阿姨成了家庭的一部分,她也有时会像母亲一样教训孩子们。她拿布条包着的扫帚轻轻地打他们的屁股,然后心疼地抱住他们,脸上满是内疚。

李佩与田家人的关系早已深厚。1958年,李佩的婆家因争夺房产而闹上法庭。田家英知道后安慰她:“你想当房东吗?我还是个无产者呢,我们是一家人,我会照顾你,直到你老。”李佩决定放弃房产争执,选择与田家人一起过日子。

李佩的女儿德利常来中南海,田家英和董边也十分喜欢她,常带她去书店、饭店。田家英还自掏腰包供德利读书,鼓励她考取师范大学,成为一名教师。然而,德利不幸感染了肺结核,李佩为了不麻烦田家人,隐瞒了这个消息。德利为了不耽误学业,偷偷给田家英写了封求助信,交给他300元钱去买药。最终,田家英找到毛主席的保健医生,弄到了60支进口链霉素。两个月后,德利奇迹般康复,连老师和同学们都感到不可思议。

德利每次回忆起这段往事,都会忍不住流下眼泪。李佩也常说:“在中南海的这些年,是我一生中最幸福的日子。”然而,幸福总是短暂的。1966年5月23日,田家英突发疾病,在中南海永福堂去世。小英和二英那时正在上学,收到消息后被送到丰盛胡同的一处大杂院。家里的噩耗,他们一无所知。

那晚,一家人没有地方吃饭,便来到胡同口的一家饺子馆。董边默默流泪,孩子们看着她,李佩忍住心中的痛苦,悄悄捏了捏孩子们的手,示意她们保持安静。

接下来的日子,专案组不断对董边进行审讯,折磨得她喘不过气来。李佩带着孩子们四处搬家,成为了这个破碎家庭的支柱。董边被迫下放到农场,李佩不忍让她承担过多责任,便默默安慰她:“孩子们都大了,不需要我照顾了,她们能自理了。”

然而,二英听到李佩即将离开家的消息时,忍不住大哭。李佩蹲下身来,紧紧握住她的小手,坚定地说:“谁说阿姨要走?阿姨不走,阿姨会等你们俩上完大学才走。”即使学校已停课,李佩说的“上完大学”成了小英和二英心中永远不灭的希望,阿姨不会丢下我们!

1967年,董边被迫进了“牛棚”,1968年小英被送往内蒙古插队。二英因阑尾炎住院,李佩为她送去了钱和粮票,关心她的病情。二英在前往吉林插队的途中,意外地看到了李佩,泪如泉涌。李佩的陪伴和关怀,让她感到无比温暖。

在东北乡下,二英最期待的就是收到来自李佩阿姨和姐姐们的来信。那段时间,她的母亲无法通信,而李佩阿姨是她心中的光明和希望。在董边下干校的六年里,李佩的简陋小屋成了小英、二英每次探亲时最温暖的港湾。

时光流转,1976年后,董边终于得到了平反,并重返全国妇联工作。李佩渐渐老去,原本挺拔的身影也开始弯曲。1983年,二英去探望李佩,看到她因为年老而弯腰驼背,心里不禁泛起一阵酸楚。

“回去告诉你妈,给阿姨寄100块钱。”这是李佩最后的要求。当小英送去100元时,李佩早已病重。6月1日,李佩安详地去世,临终前,她交代女儿德利:“铺盖下有董姨给的100元。”正如她一生所承诺的那样,她始终没有忘记自己的责任。

董边也于1988年因肾衰竭去世。在她的葬礼上,德利痛苦万分,泪如雨下。也许,李佩和董边的离世意味着她们在天之灵终于能得到安慰:李佩没有忘记当年对田家人的承诺,竭尽全力抚养她们;董边也履行了丈夫的诺言,终其一生照顾李佩。两位女性,虽然平凡,却是如此伟大,真正展现了人世间的真情与责任。

他们的故事最好的配资网站,值得我们每个人永远铭记,感动于这份温暖而坚韧的亲情。

发布于:天津市